close

下面一、二的說法,請千萬要戒慎看待:
一.「祭祖用吃來表達,背後有很深的《聖經》根基」。
我看了真嚇了一跳,祭祖有很深的《聖經》根基??
沒錯,猶太人是藉著逾越節的晚餐(自己吃)來感謝上帝的恩典、記念祖先在埃及所受的苦。
但是,中國人或台灣人的祭祖,是為了讓祖先吃得飽而大擺雞鴨魚肉、而絕不是藉著自己的吃來紀念祖先(不然幹嘛千里迢迢去到墳前呢?乾脆在家請自己客、吃那些雞鴨魚肉就可以了
)。

二 .「中國人有清明節掃墓的習俗,《聖經》也有掃墓的記載,耶穌被釘十架後,七日的頭一日,一群婦女前往耶穌墳前準備掃墓」
首先,來看看聖經經文:「七日的頭一日,黎明的時候,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」(路24:1),七日的頭一日是指星期日,也就是當時安息日(星期六)的隔天,而絕不是台灣民俗中的「頭七的第一日」。
再來,婦女帶香料不是為了去掃耶穌的墓,而是要膏裹耶穌(好像殯儀館服務的最後一道手續),本來要在耶穌斷氣後馬上塗上去的,但因碰到安息日(安息日是從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,而耶穌是星期五被釘),所以只好延到星期日,如此而已。
中國人或台灣人的掃墓是年年掃,但那些婦女可不會年年去替死者塗香料呀(最後要抹上骷髏頭嗎?),明明不相干,卻偏要扯在一起講,不應該。
全站熱搜